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。

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

首页 镇安要闻 团情快讯 理论学习 基层动态 青年风采 光辉历程 镇安风情 团务知识
镇安美丽乡村入画来
作者:马泽平 陈风军    新闻来源:商洛日报    发布时间:2014-1-25 11:11:13 浏览次数:……

  编者按:党的十八大提出,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,着力推进绿色发展、循环发展、低碳发展,建设美丽乡村。这一科学决策,为陕南地区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、注入了活力、带来了机遇。镇安是个国定贫困县,又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涵养区。按照中央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,该县瞄准“生态文明大县、旅游休闲名县、资源循环强县”的目标定位,不等不靠,开展美丽乡村建设,正实现着昔日穷乡僻壤向美丽富裕乡村的华丽转身。

 

 

  五彩斑斓的远山,清澈见底的溪水,干净整洁的村道,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,热情好客的村民……新年伊始,行走在镇安乡村,触目所及,村容整洁,景色宜人,一幅幅生态文明新农村的画卷正徐徐展开,一处处文明清洁和谐有序的新气象温暖人心。

熨斗滩上 迷人丰河入眼帘

  1月3日,记者一进入镇安县米粮镇熨斗滩,夕阳下的丰河村简直就是一幅漂亮的山村油画进入眼帘:灰色的河堤蜿蜒而去,两行翠绿的侧柏夹堤挺立;清澈的熨斗河里,三五成群的鸭子悠闲地戏水寻食;平整宽阔的田地里,地膜土豆成行,麦苗吐绿;一条条入院串户的水泥路,一栋栋整齐漂亮的房屋,一排排节能环保路灯、统一标示的垃圾桶;晒着太阳,唠家长里短的老人们……这一切,无不显示着一个洁净、温馨的丰河村。

  “上世纪80年代,我还住在石佛寺破庙里,后来搬进了土房子,也破旧不堪了。”丰河村二组63岁的白世济道出了熨斗滩的过去,地处偏远的熨斗滩周围乡村曾经杂物乱堆、垃圾乱倒、污水乱排。“那时熨斗滩进出都是泥巴路,不是灰尘满身,就是泥浆裹腿,包谷杆围成的吊篓子茅坑、木棒棒搭建的猪圈随意拼在一起,一到夏天蚊虫乱窜、臭味熏天。”2013年该村启动了新农村示范村建设,白世济作为集中安置户住进了小洋楼。“我们搬到这里来,过上了舒服的日子,好多生活陋习也都扔掉了,你几乎看不见乱扔垃圾的现象了。”白世济指着自己干净锃亮的黑皮鞋说,“你看,自从村上搞起了清洁工程,我这皮鞋一整天都是干干净净的。”

  采访中,米粮镇书记方德军介绍,为了搞好乡村清洁工程,米粮镇在丰河和红卫、光明等集中安置点给每户免费发放垃圾桶;聘请了保洁员打扫卫生,收集垃圾,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;硬化通村、通组、入户道路,并在道路旁栽植了广玉兰、香樟、桂花等花卉树木;还定期聘请专家举办新农村文明村民培训班,引导群众养成讲究卫生、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。如今该村已是面貌一新,真如元代马致远笔下描绘的“小桥流水人家”:村口的熨斗乱石滩变成了景观渠,精致的水泥桥横架河上;曾经蚊蝇乱飞的垃圾场变成了健身公园。

  村子要美,村民还要富。丰河村立足当地优势,在全村大力发展生态农业,科学养猪1000头,核桃建园1000亩、五味子综合科管1000亩以及标准化魔芋种植、烤烟种植、白皮松育苗等绿色产业,还利用“安业清真”组织当地群众出外打工,以此来带动群众致富,促使美丽小村生态、经济持续发展。

清洁工程 镇安城乡换新颜

 
  丰河村只是镇安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缩影,在镇安,这样的美丽乡村还很多。在县城,高楼大厦林立于山水之间,街道干净整洁,公园人来人往;在云镇岩湾,在漂亮整洁的客家风俗的小院里享受农家之乐;到木王桂林,徜徉在奇山、林海、翠竹的自然氧吧中,体验生态旅游之福……镇安县一批美丽乡村示范村正如雨后春笋茁壮成长。

  1月4日上午,记者来到高峰镇银洞湾移民新村,干净整洁的银坪佳园沐浴在朝阳之下,清澈的阳家河绕村而过。村上的保洁员王高斌拿着扫把和垃圾铲在小区里清扫垃圾,另一个保洁员周汉芳正用抹布擦洗着垃圾桶。“我家就在这里,一天负责移民新村卫生,工作还轻松,每月能拿到800多元的工资。”王高斌说,才开始有忙点,刚扫结束就有人乱丢,现在轻松多了,村民每家门口都放着一个垃圾桶,大家都养成了垃圾入桶的好习惯。看着清洁的住宅小区,正准备开动保洁垃圾车的白师傅说,“现在好了,村里安排了保洁员,配备了垃圾车、垃圾桶,每天都有人定时进行清理,村庄变干净了,空气也新鲜多了,我们心里十分高兴!”

  镇安乡村在短短几年里就能旧貌换新颜,与该县正在深入实施的“清洁工程”分不开。2011年底,镇安县开始农村清洁工程论证,2012年初,就启动实施“农村清洁工程”。为了保证清洁工程的落实,该县成立了由县委、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农村清洁工程领导小组。领导小组下设“两组一办”(即工作推进组、督查组和领导小组办公室),具体负责全县农村清洁工程的组织实施、督导检查、综合协调等工作,把农村清洁工程纳入了年度目标考核,做到年初有部署、过程有检查、阶段有总结、年终有奖惩。各镇按照有机构、有方案、有目标、有人员、有经费、有实效的“六有”工作要求,制定实施方案,明确目标任务。

  清洁工程开展后,各村镇热情高涨,本来计划利用两到三年时间全面铺开的农村清洁工程,已经提前到了今年。为了抓好农村清洁工程,许多村镇实行村委会牵头的环境包干责任制,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和机制,增加保洁员,每名党员包抓几户,街道实行网格式管理,每周不定期进行检查。

  去年年初,永乐镇安山村并不在第一批村镇绿化示范村范围内,可支书苏文明自己想办法筹钱买树木花苗,自发搞起了村子绿化和净化。“如今从集镇到村组都有了保洁员,环境卫生好了,群众文明素养也提高了,村民连随地吐痰的现象都少了。”苏文明还说,“10年后,安山人就能赚到城里人和西安人享受绿色消费的钱了。“

  “花草种在街道旁,和谐农村文化墙,垃圾集中定期清,卫生管理促经常……”这是记者采访时在米粮镇红卫村的文化墙上看到的“清洁歌”,歌词也正是当下镇安洁净乡村的真实写照。

美丽乡村 生态之路走在前


  “青山绿水是我们的生态优势,打好生态牌是我县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。两年前我们就启动实施了清洁工程,编制了美丽乡村的美好蓝图,现在乡村面貌变化明显,看得出来我们的路子走对了。”1月6日,镇安县委书记张盈安告诉记者,前几年,他们下乡时就看到乡下垃圾乱堆,猪圈厕所乱建,污水随地乱倒,农村环境脏乱差,老百姓也对此很有意见。

  张盈安说,“建设具有陕南特色的洁净新农村既是一项当务之急的政治责任,也是镇安发展的新动力。”几年前,该县就开始论证建设什么样的镇安?怎样建设镇安?最后定位坚决走“生态文明大县”之路,两年前就开始实施“清洁工程”,这与中央十八大提出的建设“美丽中国”不谋而合。

  既让群众生活在一个“山青、水绿、天蓝”的优美环境里,也能确保“一江清水送北京”,镇安已经在摸着石头过河中找到了陕南美丽乡村建设的“生态之路”。

  在实施农村清洁工程中,县上探索了“户投放、村收集、镇参与、县处理”的垃圾处理模式。各镇坚持不懈开展清扫垃圾、清理柴草、清除粪堆、清除砂石、清理路障“五清”,整治乱修乱建、乱堆乱放、乱停乱放、乱拉乱接、乱贴乱画“五乱”,实施改水、改路、改厨、改厕、改圈“五改”行动,实现村庄美化、居民亮化、路院硬化、河渠净化、四旁绿化“五化”目标。

  为解决农村垃圾处理问题,镇安县探索了一条农村垃圾收集管理新模式:沤肥降解——回收利用——集中处理。该县为镇云沿线、米粮、西口、木王、铁厂、茅坪等重点集镇每户免费投放一个垃圾桶,十几户设置一个垃圾集装箱、环卫保洁车辆等,实行“户保洁、村收集、镇转运、县集中处理”的无害化垃圾处理模式;对一般镇及周边的村组,由各村将垃圾转运至附近处理场进行集中处理,同时以行政村或自然村为单位,就近选址建设简易焚烧炉、填埋场,并结合堆肥、生态处理等方式,解决偏远山区农村垃圾处理问题。

  为了巩固发展“清洁工程”成果,该县建立健全了一套长效管理机制,完善责任包干、清扫保洁、垃圾清运、评比表彰等管理制度,出台保洁人员聘用、管理、激励政策,探索农村垃圾管理长效机制,每年安排资金不低于500万元用于清洁工程;该县各部门各司其职,大力开展“讲文明、除陋习、树新风”文明创建和“文明村镇”“星级文明户”等文明评比活动,推动文明新风进农家。

  同时为解决资金投入问题,镇安县采取财政预算一点、部门帮扶一点、各镇补助一点、群众自筹一点的方法筹集资金。环保局通过争取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项目,解决修建垃圾场和购置环卫设施资金,人社局利用公益性岗位,招聘了234名农民兼职农村环卫工人,想方设法落实保洁人员工资和工作运行经费,保障日常工作正常开展。

  目前,全县累计投资500万元建成垃圾处理场2个、临时垃圾场7个,投放垃圾桶5480个、垃圾集装箱34个,配备专用环卫车45辆,修建三格式无害化卫生厕所4000座,涉及改厕项目16个镇28个村,修建沼气池6250口,完善了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的处理设施。

生态镇安 镶嵌秦岭山水间

   “我们要把新鲜空气、干净水源当作奢饰品来做,新鲜空气、干净水源就是以后镇安的金山银山。”县委书记张盈安在谈到镇安美丽乡村建设时深有感慨地说,“我们正在实施的‘三县’建设,就是紧紧围绕美丽乡村做文章,再过5到10年,镇安环境不仅更美,而且群众更富有,要让群众感觉到生活在镇安更幸福!”

  县委书记张盈安所说的“三县建设”目标,就是要围绕美丽乡村建设等生态工程体系建设,到2020年,把镇安打造成全省的“生态文明大县、旅游休闲名县、资源循环强县”。

  据县长璩泽涛介绍,“我们要立足县情实际,紧紧围绕山水生态做文章,利用美丽乡村建设契机,大力发展生态旅游、乡村旅游,精心打造‘旅游休闲名县’,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,全力助推休闲旅游拐弯超速。”近年来,抓住省上把镇安旅游产业作为“一县一产业”重点扶持的机遇,依托“秦岭国家中央公园”和“秦岭最美是商洛”品牌平台,加快木王山、塔云山风景区、旬河山水、月河风光等生态旅游资源开发,构建景点开发—宣传推介—旅游商品开发—休闲观光—综合消费,着力打造“秦岭生态旅游最佳休闲度假区”。

  “我们是名符其实的‘中国板栗之乡’,西北连片面积最大的‘杜鹃花之乡’,镇安的森林覆盖率达到66.6%,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含量是一小时车程之外西安钟楼的70倍。”1月6日,镇安县林业局局长齐承立介绍,为了把镇安打造成陕西的旅游休闲名县,县林业局仅去年一年就投入16.8万株苗木绿化全县镇、村、组道路,打造一路一特色的新景点,沿河道实现河堤满垂柳,在移民安置点上因地制宜栽植各种乔、灌、草,在未来的3-5年时间把镇安建设成“城镇在林中、人在画中、山清水秀、空气清新”的美丽镇安。

  “贫穷落后中的山清水秀不是美丽乡村,富裕殷实而环境污染的乡村同样不是美丽乡村,既要美,也要富,这是我们新农村建设的目标。”镇安县委宣传部部长陈正斌在米粮镇丰河村调研新农村建设时说。在“美丽乡村”建设进程中,为了让村美民富,该县抢抓陕南移民搬迁政策机遇,加快完善农村水、电、路、视、讯等基础设施;依托丰富的水力、生物资源,有序开发旬河、月河水力资源和绿色农畜产品,构建水资源—水力发电—电站库面养殖、游乐与电能综合利用循环产业链;大力推进绿色集镇、绿色村庄、绿色家园、绿色产业基地建设,形成农户“圈—沼—菜”、大型养殖场“场—沼—地”、林产“药—养—加”三个“三位一体”的循环经济发展的种养模式;坚持规模化发展、标准化建设、品牌化经营的思路,大力发展板栗、核桃、畜牧、烤烟、蔬菜、茶叶、蚕桑、魔芋等特色产业,努力把镇安建成全省绿色产品基地;在县 城周边、重点景区周边,引导群众大力发展具有镇安特色、体现农家风味的高标准农家乐集群。

  留住青山绿水就能赚得金山银山。该县紧紧抓住毗邻西安大都市,距西安高速路仅一个多小时车程的优势,立足大秦岭,打造大品牌,拓展旅游休闲新产品,大力开发以自然生态养生、中医药养生、文化养生为主的休闲养生产业,结合陕南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和风情小镇规划建设一批疗养院、老年公寓等养生机构。2013年12月8日,镇安县四大生态产业项目在镇云新区栗园片区集中开工建设,片区开发以生态为核心,以旅游、度假为宗旨,围绕旅游休闲和养老服务两大产业,打造适合各层次群体消费的产业集群,一个宜居、宜游、康体养生的生态示范园区,不久将在美丽镇安大地上建成,丰厚的生态红利将加速释放。

  “看得见山,看得见水,记得住乡愁。”怀揣着美丽富裕的乡村梦,镇安在行动……


编辑:团县委
【打印本稿】     【关闭窗口】
版权所有:bt365网站 地址:镇安县前街108号 
邮箱:slzagqt@163.com 电话:0914-5322130 网站备案/许可证号:陕ICP备13007853号-1